我们都是第一次参赛,教练起了很大的作用。她关注我们的进度,提出些解题的思路。我不知另两队友有什么感觉,我是对教练有很大期望。每当遇到难关,总希望教练能给于帮助,但这是规则不允许的,教练也只提出建议,最终的文章要由我们自己做,奖要自己去拿。
我对交上去的文章并不看好,觉得很多地方还可改善,可惜没时间了。既然已交了,就等结果吧。
准备美国赛
国内赛结果先是有消息说,我队和另三队文章进京参加评奖。还有消息说我队文章在省内颇受好评,考虑科大往年的成绩,我已准备庆祝胜利了。
但不久就传来坏消息:科大四队全军覆没!我看到这消息时,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。这是刚拿了美国特等奖的科大吗?我一直没自我感觉太好,但科大选上我去参赛,我应该不差,就算我是被错选上的,四队还有另外十一个队员,总不会个个不行。这,这究竟是怎么回事?
我们惨败后,李老师很快就要组织美国赛赛前培训。我却有些犹豫,去不去争取参赛?美国赛比国内赛更难,即使经过培训仍有可能再败一次。国内赛全军覆没,还有评卷不公的说法,美国赛再败可没任何借口了。可想到学长好不容易才为科大赢得荣誉,我们也该继续为科大保住这个荣誉,而且不参赛岂不是自动认输?我终于下定决心,我不仅要争取参赛,还要争取获奖,用美国赛的奖状来证明我的实力,证明科大的实力。
培训时很有背水一战的味道。我们都明白我们已没有再输的资本,我们只有去争取胜利,否则以后总结科大数模时会说:科大数模很好,除了93级参赛的那一年。大家,包括一些老队员,都从零开始,努力准备着美国赛。
最后我和两位同班同学分到一队,按说配合没问题了吧。可我和另一个同学编的程序怎么也接不上,讨论时也出现过理解错误,这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。幸而是发生在训练时,要在比赛时才发现这类问题就糟了。
训练时还出过一个意外,停电!还好比赛时没停电,要不然只有抬着机子转移到不停电的地方去了。
美国赛眼看就到了,我们赛前休息了几天。我这时反而想不到胜利和失败了,我只是恨恨的想:鬼子太坏了,居然把开赛定在大年初一!
97美国赛
美国赛终于来了!开赛前一天是年二十九(那年没三十),学校按惯例在中午请在校的学生吃了一顿。也是惯例,初一食堂不上班。我于是大吃一顿,然后又拿了几个大馍,心想:明天就吃它了。可实际上,后来有两位同学给我们下水铰,我们主要就靠水铰过了三天。大馍也没白拿,我吃了些,剩下的放在桌上。李老师寻视时看到,大喜,立刻用摄相机摄下,还说:我们的队员就是在这样艰苦条件下参赛的,可以拍下来,做个纪念。
开赛后出了个意外,教练生病了。我们很关心教练的身体状况,她可别太感动哦,我们只是怕没人管我们了。她第二天就来督战了,看上去身体还有些弱,大概是不放心我们硬挺着来的。
比赛的细节我又想不清了,只记得合作的很愉快,但一些花絮倒记得。最后一天,我骑车在校园里兜风,被另一队教练看到。他问我怎么这么悠闲,我说:“不是这样,我瞪了几十小时荧幕,眼睛好疼,出来放松一下。”交卷很紧张,队友还和教练开玩笑:“教练,我们几人中你的脸最白。”教练不明白他怎么如此拍马屁,他接着说:“我们都两天没洗脸了。”
我飞车冲到南七邮局,寄出了答卷,可回来就没什么力气了,慢慢推了回来。我想要是比赛再延长一天,我一定还挺的住,我们也一定还能把文章做的更好。
第二天,我一铁哥们过生日,不得不去。我是最后到的,也是最不客气的,一进门就大喊(据他说声音不大):“给我上咖啡!”
美国赛后
等待啊等待,其中还有Scott Zhong放谣言:“这么久没消息,大概又全军覆没了。”幸好不是真的,否则我一定大骂他是乌鸦嘴。消息终于来了,四队全拿了奖!
我的心情是先松了一口气。比赛时没时间想成败,赛前和赛后可一直忐忑不安,总算我们没丢脸。然后就高兴起来,美国人的比赛,我们却抢来这么多奖!
我最初是想拿奖后去吹牛的,可现在却不想了。如果把两队友踢开,然后我再变个三头六臂,我应该拿不到奖吧。所以一般我总说我和队友拿了奖,而不说我拿了奖。既然这样,我又怎么好意思去吹牛呢?
参加数模赛有些偶然,我很庆幸我有这个机会。我从中得益很多。我以前学了不少数学知识,但不太会用,参加数模后才发现,原来可以这么用。我以前较多是一人攻克难关,也是参加数模后才知道,合作不仅仅起相加的作用。我对数学也有了新的看法,数学不仅是解现成的题,它也和物理等一样,有一个自己造题的过程。这就是数模为何由“数学模型”改为“数学建模”的原因。
我要作广告了。如果你困惑数学有什么实际用途,不妨加入数模试试,你会得到满意的答案的!还有其它收获,等你自己去发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