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新区宣传,大大的横幅拉着,庆祝我们学校这一历史性突破,台下热情的学生给我们队员送去了热烈的掌声。看着这些新生,让我想到了我的曾经,这门多年来,几代人的努力,才取得如今的成绩啊!
可我总觉得缺了点什么,后来明白了我们还缺少未来。看着我们手上的队员,虽然队伍在不断壮大,真正高水平的只有小胖他们几个,等他们毕业了会怎么样呢?徐老师说不着急,每一届都有每一届的种子选手。但当时我似乎看得并不明晰。
老实说,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,我们学校在这个竞赛上的投入是很小的。且不说我和徐老师都是完全奉献的带大家组织训练比赛,也不说我们的队员训练时克服了多么大的困难(如住宿问题、机器问题、场地问题等等),即使在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时,除了口头上的表扬和宣传,也没见学校打算花多大力气更好地开展这个工作。
反观其他学校,随着ICPC竞赛的不断成熟和推广,越来越多的学校参与其中,很多学校的投入和重视都比我们学校大得多。科大多么厉害,早先走得也是磕磕碰碰,甚至有几年没有参与ICPC。可他们自从去年第一次进入总决赛后,学校上上下下都重视了起来,硬是申办下了2008年的一次区域赛。西华是多么名不见经传的学校,虽然没什么成绩,校长却亲自挂帅申办了2007年的区域赛……兄弟院校都在暗暗努力,而我们如果不进则退。
这才是我担心的。
暑假在长春参加教练会议,和其他老师聊天,他们听说我是工大的老师后都很佩服,说我们学校很强。我在享受的同时,更多的是担心。因为我不清楚他们还能佩服多久。
5.2 在低谷中探索
网络赛,现场赛……2007年比赛如火如荼的开展了。今年赛区进一步扩容,大陆有了吉大、北航、南航和西华四个赛区,参赛队伍之众,达到了历史最高峰。
阮正和国国已经毕业走了,小胖和秦韬也已经上了大四。三年级的学生中虽然不缺队员,可除了王川水平不错,其他同学比起小胖当年都差远了。结果我们在长春收获了鸭蛋,在南京北京和成都总算还有小胖他们在,拿了两银一金,多多少少也算完成了任务。
只是今年,随着小胖的离开,我们在收获若干鸭蛋后,终于走入了低谷,只勉强拿了块铜牌。我担心的事情,还是发生了。
十年,我们走了一个圈。
写到这里,我已经写了很久。我们还会继续走下去,借此培养一代代的学生。作为学生,希望获得培养;作为老师,希望取得成绩。最好的结果就是学生在获得充足培养后取得好成绩,只是现在对于我们学校来说这是可遇不可求的。想年年取得好成绩,绝不是我和徐老师两个教练就可以轻松完成的工作,这需要整个学校领导的努力和大环境的改善。
环境的改善和条件的创造,我们会努力。但真正成绩的取得,直接还是要靠我们学生的奋斗。因为作为学生的你们,处在了最前沿上。是浑浑噩噩的度过四年,还是给自己留下美好的大学回忆,就要看你自己的选择了。